羅馬建城
另有一個說法是,羅馬是由早期居住於義大利中部的伊特魯里亞人所建立的,而「羅馬」的含意有兩種可能:一是「河畔之城」,二是源自某個家族的姓氏「盧馬」(Ruma)。根據羅馬神話,羅馬的建城日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5],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由一對被母狼餵哺養大的雙胞胎羅穆盧斯和瑞摩斯建立的,最初建在景色秀麗的七座山丘之上,因此稱為「七丘之城」。羅穆盧斯和瑞摩斯是戰神瑪爾斯和女祭司雷亞·西爾維亞(Rhea Silvia)的雙胞胎兒子,因此羅馬人有時也自稱是「瑪爾斯之子」。國王阿穆利烏斯怕他們長大成人後推翻自己,令人把剛出生的兄弟倆拋棄在台伯河畔,所幸被一頭母狼用奶餵養才免於一死。兄弟倆後來被牧羊人浮士德勒從帕拉蒂尼山帶回家撫養,長大成人後推翻並處死了阿穆利烏斯,並決定建造一座新城。但是羅穆盧斯和瑞摩斯因為在新城選址問題上起了爭執,最後哥哥羅穆盧斯殺死了弟弟瑞摩斯,成了新城市的最高統治者,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這座城市為「羅馬」,並成為第一任國王。羅馬人把這一天作為建城紀念日,至今在羅馬到處都可以見到母狼與這對雙胞胎兄弟的像。
除此之外,關於「羅馬」(Roma)一詞的來源還有著其他的不同理論,其中一種理論說它來自希臘語Ρώμη(Romē),意思是「英勇」;另一種理論認為詞根*rum-是「乳房」的意思,可能是在暗示養育了羅穆盧斯和瑞摩斯的母狼。羅馬的建城同時標誌著羅馬紀元的開始,「羅馬紀元」(ab urbe condita,縮寫a.u.c.)就是「從羅馬建城起」的意思。
根據歷史學家的推斷,考古學證據支持另一種理論,認為羅馬城真正形成城市的形態是在公元前6世紀,是由來自帕拉蒂尼山和後來的古羅馬集市廣場地區的遊牧民族發展而成的,他們在公元前8世紀群居到了現在的羅馬城附近,逐漸形成一座城市[7],進而發展成為羅馬王國、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的首都。
羅馬王政時代
根據歷史學家的推測,的確就在羅馬神話中羅馬建城的日期附近,多個分散的居民聚集區集中到了一起,形成了羅馬城,
羅馬歷史的開端處在羅馬王政時代(羅馬王國,伊特魯里亞時期,公元前753年—前509年),實行非世襲的君主制,但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鎮。根據義大利歷史學家蒂托·李維的半神話作品「羅馬史」中的敘述,羅馬王國共有7個國王,第一位便是羅馬城的創始人羅穆盧斯。公元前509年羅馬王政時代最後一個伊特魯里亞國王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Lucius Tarquinius Superbus),因暴政而被羅馬人民驅逐以後,羅馬人民決定不再需要國王,而是改用羅馬元老院、羅馬執政官和羅馬會議三權分立的制度,結束了羅馬王政時代,建立起了共和政體的羅馬共和國(公元前509年—前27年)。
羅馬共和國
羅馬共和國的最初時期,羅馬陷入了平民和貴族之間的長期鬥爭中,同時羅馬也開始同近鄰發生戰爭,並逐步征服周邊地區吞併領土,羅馬的勢力越來越大,成為地中海西部的大國。但是到了公元前390年,羅馬沒能擊退凱爾特人的侵略,為了保衛疆土,羅馬相繼建造起了城牆、水渠和亞壁古道。公元前264年至前146年羅馬經歷先後三次布匿戰爭徹底擊敗了來自北非卻控制著地中海西部的迦太基,又經過公元前215年至前148年的四次馬其頓戰爭征服了馬其頓並控制了整個希臘,又通過敘利亞戰爭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亞的部分地區,羅馬發展成為一個橫跨非洲、歐洲、亞洲和稱霸地中海的大國。
但是在公元前133年至前123年格拉古兄弟改革失敗後,羅馬共和國進入了不穩定的時期,並在羅馬內戰(公元前133年—前30年)時達到高峰。凱撒在成為終身獨裁官後施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將古羅馬廣場擴建,並建造了尤利烏斯廣場(帝國議事廣場)。公元前44年凱撒被暗殺,公元前27年屋大維大權在握結束羅馬共和國,進入羅馬帝國時代(公元前27年—476年)。
羅馬帝國
之後羅馬帝國以羅馬城為中心,版圖不斷擴張,逐漸控制了整個地中海區域。這個成功歸根於軍事征服和經濟優勢,以及對鄰近文明有選擇性地同化,尤其是對伊特魯里亞和古希臘。羅馬人的統治擴張到了幾乎整個歐洲和地中海沿岸,公元前1世紀,羅馬已經成為一座擁有一百萬人口的城市,無論從地理上還是從政治上,都是羅馬帝國的中心。當時的羅馬已經擁有了一整套有效的給水和排水系統,完整的城市道路網,和有效運作的城市消防和警察系統。儘管如此,屋大維時期大興土木所建造的建築在64年尼祿(54年—68年在位)統治下羅馬城的一場大火中遭到嚴重毀壞。
在弗拉維王朝(69年—96年)的統治下,羅馬開始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在這一時期建造了一大批著名的建築,如羅馬鬥獸場和帝國議事廣場的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由圖拉真(98年—117年在位)在2世紀初完成,卡拉卡拉(211年—217年在位)和戴克里先(284年—305年)的公共浴場以及周邊的圖書館,成為了羅馬生活中的固定內容。這一段時期被認為是羅馬帝國最鼎盛的時期,戴克里先執政時期,羅馬的人口數達到最高點,但是由於羅馬帝國的皇帝熱衷於排場,建造越來越宏偉的建築,如巴西利卡,羅馬帝國開始走上了衰敗之路。隨著君士坦丁大帝在330年建成「新羅馬」君士坦丁堡,羅馬也逐漸失去它的政治地位。
中世紀
5世紀的歐洲人口大遷移期間,羅馬先後遭到西哥特人亞拉里克一世(410年8月)、汪達爾人(455年6月2日)和勃艮第人(472年)的入侵和洗劫。476年西羅馬帝國的正式滅亡並沒有影響羅馬人繼續享用著戴克里先浴場和羅馬鬥獸場,他們依舊過著古羅馬式的休閒生活。雖然羅馬人口逐年減少(搬遷走了),530年只剩下約10萬,但城市的建築在東哥特人的統治下仍舊保存完好。羅馬城真正的災難是東哥特人同查士丁尼一世統治下的東羅馬帝國之間的戰爭(535年—554年),537年羅馬的幾乎所有排水管道被徹底摧毀,羅馬議會制度被廢除,羅馬人的正常城市生活在東羅馬帝國和哥特人的戰爭中下遭到毀壞,這一時期修建的最後一個著名建築是608年的佛卡斯圓柱。
羅馬雖然從554年起歸屬了東羅馬帝國,但城市管理制度上卻受到教宗的很大影響。568年起至11世紀間陸續受到倫巴底人、諾曼人等的入侵和占領,城市範圍被局限於台伯河沿岸。在近一千年的時間裡,羅馬城曾是在西方世界政治上最重要、最富有和最大的城市,即使是在羅馬帝國開始衰落和分裂後,在羅馬最終失去了首都的地位(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時期)給米蘭和拉韋納後依然如此,羅馬的威望超過了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一直到541年的查士丁尼一世大瘟疫時消滅了估計是當時東羅馬帝國的三分之一的人口之前的東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堡為止)。
隨著早期基督教的崛起,羅馬主教在宗教和政治上的作用日趨重要,終於成為了教宗,羅馬也成為了天主教的中心。在410年8月西哥特王國國王亞拉里克一世率軍攻陷羅馬並大肆洗劫,和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羅馬交替地被東羅馬帝國統治和被日耳曼人劫掠,在中世紀早期人口銳減到了僅僅2萬人,昔日繁華的城市變成了大片廢墟和雜草間零散可見的幾棟住人的樓房。羅馬城在名義上成為了東羅馬帝國的一部分,一直持續到751年,東羅馬帝國的敵人倫巴底人攻打以拉韋納為中心的東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堡禮教區,處死最後一位東羅馬帝國禮教區主教,把東羅馬帝國勢力逐出了義大利。
756年,法蘭克王國國王丕平把羅馬獻給了教宗,賦予教宗對羅馬和周邊地區的世俗管轄權,創建了教宗國,史稱「丕平獻土」。這給予了羅馬新的政治角色,羅馬作為教宗國的首都,一直持續到1870年教宗國被義大利王國吞併。
使徒彼得和保羅曾在尼祿統治下的64年羅馬大火後被害殉道,人們認為他們被一同埋葬在了羅馬,雖然歷史學家對此存有疑問,但這依舊使得1300年起羅馬成為了天主教徒朝聖的聖地,是中世紀除耶路撒冷和孔波斯特拉的聖地牙哥外的又一座主要朝聖聖地。羅馬在這一時期建造了多座重要的建築,其中就包括世界最大的教堂,文藝復興和巴洛克式的聖伯多祿大殿。
800年光輝再次照耀到了羅馬城,教宗良三世在羅馬加冕查理大帝為查理大帝國第一任皇帝,羅馬同時也成為了教宗和神聖羅馬帝國爭奪的焦點。羅馬除了在中世紀的一些短暫時期是獨立的城市外,幾個世紀中的大部分時間仍舊是教宗國的首都和「聖城」,即使在1309年至1337年天主教教廷從羅馬遷移至亞維農時也不例外。1527年神聖羅馬帝國查理五世的軍隊侵入義大利焚掠了羅馬城,羅馬不再具有政治力量,轉而在羅馬教廷的支助下成為了文藝復興時期和巴洛克時代的文化和藝術活動中心,文藝復興時期和巴洛克時期的羅馬建築以教堂為主,還有眾多方尖碑、宮殿和噴泉廣場等,這些建築一直保存到了今天,羅馬舊城是羅馬城內除梵蒂岡外的另一處世界遺產。
17世紀後至今
17世紀羅馬人口再次大幅增長達到了10萬人,但是因為受到反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羅馬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仍舊落後於歐洲其他國家的首都。19世紀發生了民族主義運動,羅馬先後兩次得而復失了短暫的獨立地位,成為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發起的義大利統一運動的希望焦點。義大利在1870年終於統一併成立義大利王國,羅馬在1871年成為義大利王國的首都。1929年墨索里尼代表義大利政府和羅馬教廷訂立拉特蘭條約,羅馬教廷承認羅馬作為義大利國家首都的地位,義大利政府則承認羅馬教廷對梵蒂岡範圍內的主權。
在贏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後,羅馬見證了由墨索里尼領導的義大利法西斯力量的壯大,墨索里尼在1922年10月進駐羅馬,標誌著墨索里尼的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上台掌權,和一個同納粹德國聯盟的義大利帝國的誕生。這段時期羅馬的人口飛速增長,從義大利統一時的21萬2千人增加到了超過1百萬人,但是這個增長勢頭止步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的轟炸和納粹的占領使得羅馬受到嚴重的破壞。墨索里尼被處死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46年的公民投票決定廢除君主制,成立了現在的義大利共和國。羅馬在義大利戰後重建和現代化的過程中,扮演著「義大利經濟奇蹟」背後的驅動力的角色,1950年代至1960年代初成為「時尚之都」,人口再次增長,直到1980年代中期的280萬人,此後由於交通堵塞和城市污染等原因,部分羅馬人搬出羅馬城到周邊地區居住,羅馬人口開始緩慢地減少。
地理羅馬位於義大利中部拉齊奧大區的台伯河平原上,台伯河和阿涅內河在羅馬城外匯合,羅馬地跨在台伯河兩岸,東面是阿布魯佐,東北面是Sabini山脈,南面是Albani山脈。市中心在距離第勒尼安海約24公里的內陸,但城市向西南一直延伸到僅距離海岸5公里處,海拔高度從13米到120米,平均海拔高度37米,市區總面積約1285平方公里。古羅馬中心就是沿著台伯河岸發展起來的,台伯河中有一座船形的島嶼,是台伯河自然沖積而成的,在河岸邊有七座山丘:帕拉提諾(Palatino)、阿文提諾(Aventino)、卡比托利歐(Campidoglio)、奎利那雷(Quirinale)、維米那勒(Viminale)、埃斯奎利諾(Esquilino)和西里歐(Celio),羅馬因此也被稱為「七丘之城」。
氣候
羅馬由於地處地中海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年平均氣溫15.5攝氏度,年降水量880毫米。每年4月至6月氣候最為怡人;7月和8月是最熱和最乾燥的季節,平均氣溫24.5至24.7攝氏度,降水量14至22毫米,8月的日最高氣溫可以超過32攝氏度,以前的傳統是8月份會停止許多商業活動,羅馬人習慣在夏日離開炎熱的城市出去避暑度假,但這種習俗正在慢慢被改變,整個夏季羅馬市仍舊正常運作,以便迎合日益增加的遊客需求,和羅馬人自己工作習慣的改變;9月中旬至10月是最為晴朗的季節,被稱為「羅馬的美麗十月天」;10月至12月是最潮濕的季節,降水量可達106至128毫米;12月的平均最高氣溫約為14攝氏度,1月最寒冷,平均氣溫為6.9攝氏度。
[隱藏]
Roma-Fiumicino (1961-1990)氣候平均數據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溫℃(℉) | 12.9 (55.2) | 13.7 (56.7) | 15.3 (59.5) | 18.0 (64.4) | 22.0 (71.6) | 25.6 (78.1) | 28.6 (83.5) | 28.7 (83.7) | 26.0 (78.8) | 22.0 (71.6) | 17.2 (63) | 13.9 (57) | 20.3 (68.5) |
平均低溫℃(℉) | 3.7 (38.7) | 4.4 (39.9) | 5.8 (42.4) | 8.3 (46.9) | 11.9 (53.4) | 15.6 (60.1) | 18.2 (64.8) | 18.4 (65.1) | 15.8 (60.4) | 12.0 (53.6) | 8.1 (46.6) | 5.1 (41.2) | 10.6 (51.1) |
降水量㎜(英寸) | 80.7 (3.177) | 74.9 (2.949) | 65.0 (2.559) | 54.7 (2.154) | 31.8 (1.252) | 16.3 (0.642) | 14.7 (0.579) | 33.3 (1.311) | 68.2 (2.685) | 93.4 (3.677) | 110.5 (4.35) | 89.6 (3.528) | 733.1 (28.862) |
相對濕度(%) | 75 | 75 | 75 | 75 | 75 | 73 | 72 | 73 | 75 | 76 | 77 | 77 | 74.8 |
平均降水日數 | 9.1 | 8.3 | 7.9 | 7.0 | 4.4 | 2.4 | 1.6 | 2.8 | 4.5 | 7.0 | 9.9 | 9.0 | 73.9 |
日照時數 | 120.9 | 132.8 | 167.4 | 201.0 | 263.5 | 285.0 | 331.7 | 297.6 | 237.0 | 195.3 | 129.0 | 111.6 | 2,472.8 |
來源:MeteoAM (日照時數從 Ciampino 機場的氣象站)2010年5月26日 |
政治羅馬是義大利的首都,是義大利國家元首即義大利總統的駐地,總統官邸設在奎里納爾宮(Quirinale);羅馬也是義大利議會、義大利總理和政府部長的駐地。
姊妹城市[編輯]
經濟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羅馬的經濟增長超過了它的國內對手那不勒斯和米蘭,成為義大利最重要的經濟中心。羅馬的GDP在義大利各城市中位居第一位,占義大利全國GDP的6.7%,並以每年4.4%的速度繼續增長,這在整個義大利也處在最前列。
如今的羅馬擁有多樣化而且充滿活力的經濟,包括國家管理、旅遊業、服務業、科研、通信和個體經商業。旅遊業是羅馬的支柱產業之一,市內的眾多博物館包括梵蒂岡博物館、博爾蓋塞美術館、卡比托利歐博物館等。作為一個工業城市,羅馬的工業產業集中在傳統的紡織品和旅遊紀念品,以及食品、醫藥、機械、造紙和冶金等新興的行業。此外,羅馬憑藉良好的氣候條件和保存完整的歷史建築,成為影視業的重要基地,經常成為電影的拍攝地和場景地,如《不設防城市》(羅伯托·羅塞里尼導演,1945年)、《羅馬假日》(威廉·惠勒導演,葛雷哥萊·畢克與奧黛麗·赫本主演,1953年)、《平民天后》(希拉蕊·杜芙主演,2003年)等。羅馬同時也是銀行業、電子工程工業和航空業中心。
宗教
像義大利其他地方一樣,羅馬的主要宗教是羅馬天主教。全球天主教會的中樞梵蒂岡城即位於羅馬市中心的西部,教宗平時主持禮儀所在的聖伯多祿大殿亦位於梵蒂岡,但羅馬的主教座堂是位於市中心東南側的聖若望拉特朗大殿。在羅馬共計大約有900座教堂,除了主教座堂,其他最著名的教堂還包括:聖母大殿、城外聖保祿大殿、聖格來孟大殿、四泉聖嘉祿堂和耶穌教堂。在城市的地下還有古老的殉道者墓窟。許多非常重要的宗教教育機構也設在羅馬,如宗座拉特朗大學、宗座聖經學院、宗座額我略大學和宗座東方學院。由於天主教會的核心機構大都在此,羅馬在華人天主教人士中另有「聖京」之別號。
梵蒂岡領土是「梵蒂岡山坡」(Mons Vaticanus)和鄰近的昔日的梵蒂岡原野的一部分,那裡有聖伯多祿大殿、宗座宮殿、西斯廷禮拜堂、博物館,以及其他各種建築。在1929年以前,這一地區屬於羅馬的Borgo區。這一地區位於台伯河西岸,與市中心隔開,是教宗利奧四世修築保護羅馬的城牆的突出部分,後來教宗保祿三世、庇護四世和烏爾班八世擴建了目前的城牆。1929年的拉特蘭條約賦予該國目前的狀態,其領土的邊界大部分由圍牆環繞,但是也有一部分邊境沒有圍牆,而是由一排建築物構成部分邊界。
梵蒂岡領土包括聖伯多祿廣場,以廣場邊緣的一條白線標誌與義大利領土的邊界,在那裡銜接庇護十二世廣場(Piazza Pio XII)。到達聖伯多祿廣場需要經過從台伯河延伸到此的協和大道。這條大道由墨索里尼在締結《拉特蘭條約》後興建。根據《拉特蘭條約》,位於義大利領土內的某些教廷產業,特別是岡多菲堡(教宗夏日別墅)和特級聖殿,都享有類似於外國使館的治外法權地位。
建築和旅遊
羅馬市作為歐洲最大的文化城市之一,擁有伊特魯里亞時代至今不計其數的歷史遺蹟,是伊特魯里亞時代王朝和羅馬早期至晚期的歷史見證,羅馬帝國同樣也給這座城市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歷史財富。從幾乎保存完好的萬神廟(始建於公元前27年,118年至128年重建)——地中海古代文明唯一保留下來的園頂建築,到宏偉的羅馬鬥獸場(完工於80年)——古代最大的圓形露天劇場,是角鬥士角斗和其他表演的舞台,整個城市到處可見由著名藝術家建造的宏偉歷史建築、廣場、噴泉和方尖碑。
萬神廟(Pantheon)是前27年的羅馬共和國時期,屋大維的副手阿格裡帕為了紀念打敗安東尼和「埃及豔后」克利奧帕特拉而建造的。這座廟宇在80年被大火焚毀,直到公元125年由哈德良皇帝下令重建。609年拜占庭皇帝將萬神廟獻給羅馬教宗卜尼法斯四世,後者將它更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這也是今天萬神廟的正式名稱。萬神廟至今還是一個教堂,這裡會定期舉行彌撒以及婚禮慶典,同時也是世界各國觀光客們競相參觀的地方。
羅馬競技場(Colosseo)由維斯帕先皇帝下令興建,於80年建成大圓形的競技場。當時稱能容納5萬人在這裡觀賞猛獸與鬥獸士或者鬥獸士之間淒慘悲壯的角鬥,中場休息時間則安排處死人犯,而這樣殘忍的大眾娛樂活動到523年才被完全禁止,最後共約有七十萬人死於競技場。442年和508年發生的兩次強烈地震對競技場結構本身造成了嚴重的損壞,加上15世紀時教廷為了建造教堂和樞密院,竟然拆除了競技場的部分石料,所以形成現在殘缺的模樣。
羅馬國家博物館(Museo Nazionale Romano)是由米開朗基羅在可同時容納3000多人入浴的4世紀的蒂奧庫勒茲阿諾浴場(Terme di Diocleziano)的遺跡上所建造的,因此別名又叫特魯美(浴場)博物館。這裡陳列著從浴場遺跡出土的文物,希臘、羅馬時代的雕刻、鑲嵌物,都是古代藝術的世界級珍品。現在管藏除了浴場原址之外,還分別收藏在Crypta Balbi、Palazzo Altemps與Palazzo Massimo alle Terme等三個地方。
在羅馬城內除了古城牆,還遺留下來多座凱旋門、城堡宮殿、大型廣場和教堂。古羅馬廣場(Roman Forum)曾是古代羅馬城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生活的中心,羅馬城和羅馬帝國政治權力的中心,是世界最古老的一座議事廣場,反映了整個羅馬歷史的面貌;帝國議事廣場是羅馬論壇的一系列擴展建築,建成於羅馬共和國末期和羅馬帝國早期,君士坦丁凱旋門(Arco di Costantino)位於其間。可以容納約2000人的卡拉卡拉浴場(建於212年至217年)除了洗浴池外,同時擁有花園、健身房、會議廳、圖書館和理髮店等服務設施,是個古代的公共娛樂場所,它的供水排水系統和中央供暖系統的技術問題在當時都被完美地解決了,現在的卡拉卡拉浴場仍用於夏季歌劇演出。聖天使城堡(Castel Sant'Angelo)曾是羅馬帝國皇帝哈德良的陵墓,中世紀時改建成一座城堡。
其他著名的建築還有許願池和它的18世紀巴洛克噴泉特萊維噴泉(Fontana di Trevi,建於1732年至1762年),高約26米,寬約20米,是羅馬最大的噴泉,也是全世界最受歡迎和最著名的噴泉之一,傳說閉著眼睛背對著許願池投硬幣,願望就會成真,因此吸引了眾多遊客紛紛向池內投硬幣許願。除此之外還有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和威尼斯廣場等多座大型廣場,18世紀的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和廣場上的西班牙階梯曾是電影《羅馬假期》的經典取景地。
現代羅馬的大部分著名建築都位於城市的外圍,如196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場館等,城市西部的10層居住樓Corviale(建於1972年至1982年)是全歐洲最長的高層建築
羅馬市作為歐洲最大的文化城市之一,擁有伊特魯里亞時代至今不計其數的歷史遺蹟,是伊特魯里亞時代王朝和羅馬早期至晚期的歷史見證,羅馬帝國同樣也給這座城市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歷史財富。從幾乎保存完好的萬神廟(始建於公元前27年,118年至128年重建)——地中海古代文明唯一保留下來的園頂建築,到宏偉的羅馬鬥獸場(完工於80年)——古代最大的圓形露天劇場,是角鬥士角斗和其他表演的舞台,整個城市到處可見由著名藝術家建造的宏偉歷史建築、廣場、噴泉和方尖碑。
萬神廟(Pantheon)是前27年的羅馬共和國時期,屋大維的副手阿格裡帕為了紀念打敗安東尼和「埃及豔后」克利奧帕特拉而建造的。這座廟宇在80年被大火焚毀,直到公元125年由哈德良皇帝下令重建。609年拜占庭皇帝將萬神廟獻給羅馬教宗卜尼法斯四世,後者將它更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這也是今天萬神廟的正式名稱。萬神廟至今還是一個教堂,這裡會定期舉行彌撒以及婚禮慶典,同時也是世界各國觀光客們競相參觀的地方。
羅馬競技場(Colosseo)由維斯帕先皇帝下令興建,於80年建成大圓形的競技場。當時稱能容納5萬人在這裡觀賞猛獸與鬥獸士或者鬥獸士之間淒慘悲壯的角鬥,中場休息時間則安排處死人犯,而這樣殘忍的大眾娛樂活動到523年才被完全禁止,最後共約有七十萬人死於競技場。442年和508年發生的兩次強烈地震對競技場結構本身造成了嚴重的損壞,加上15世紀時教廷為了建造教堂和樞密院,竟然拆除了競技場的部分石料,所以形成現在殘缺的模樣。
羅馬國家博物館(Museo Nazionale Romano)是由米開朗基羅在可同時容納3000多人入浴的4世紀的蒂奧庫勒茲阿諾浴場(Terme di Diocleziano)的遺跡上所建造的,因此別名又叫特魯美(浴場)博物館。這裡陳列著從浴場遺跡出土的文物,希臘、羅馬時代的雕刻、鑲嵌物,都是古代藝術的世界級珍品。現在管藏除了浴場原址之外,還分別收藏在Crypta Balbi、Palazzo Altemps與Palazzo Massimo alle Terme等三個地方。
在羅馬城內除了古城牆,還遺留下來多座凱旋門、城堡宮殿、大型廣場和教堂。古羅馬廣場(Roman Forum)曾是古代羅馬城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生活的中心,羅馬城和羅馬帝國政治權力的中心,是世界最古老的一座議事廣場,反映了整個羅馬歷史的面貌;帝國議事廣場是羅馬論壇的一系列擴展建築,建成於羅馬共和國末期和羅馬帝國早期,君士坦丁凱旋門(Arco di Costantino)位於其間。可以容納約2000人的卡拉卡拉浴場(建於212年至217年)除了洗浴池外,同時擁有花園、健身房、會議廳、圖書館和理髮店等服務設施,是個古代的公共娛樂場所,它的供水排水系統和中央供暖系統的技術問題在當時都被完美地解決了,現在的卡拉卡拉浴場仍用於夏季歌劇演出。聖天使城堡(Castel Sant'Angelo)曾是羅馬帝國皇帝哈德良的陵墓,中世紀時改建成一座城堡。
其他著名的建築還有許願池和它的18世紀巴洛克噴泉特萊維噴泉(Fontana di Trevi,建於1732年至1762年),高約26米,寬約20米,是羅馬最大的噴泉,也是全世界最受歡迎和最著名的噴泉之一,傳說閉著眼睛背對著許願池投硬幣,願望就會成真,因此吸引了眾多遊客紛紛向池內投硬幣許願。除此之外還有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和威尼斯廣場等多座大型廣場,18世紀的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和廣場上的西班牙階梯曾是電影《羅馬假期》的經典取景地。
現代羅馬的大部分著名建築都位於城市的外圍,如196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場館等,城市西部的10層居住樓Corviale(建於1972年至1982年)是全歐洲最長的高層建築
教育
羅馬共有3座公立大學,羅馬第一大學(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Roma "La Sapienza",1303年)是歐洲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有約147000名學生,是歐洲最大的一所大學,另外兩所是羅馬第二大學(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Roma Tor Vergata,1982年)和羅馬第三大學(Università degli Studi Roma Tre,1992年),此外羅馬還有多所天主教大學,也是美術學院、國家舞蹈學院、國家戲劇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和藝術品復原中心研究所的所在地。
體育
羅馬市曾經於1960年舉辦第十七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34年、1990年舉辦世界盃足球賽,是目前唯一一個舉行過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和世界盃的義大利城市,羅馬一度申辦2016年的第三十一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但失敗。歷史上的第一屆殘疾人奧運會1960年夏季殘奧會也在羅馬舉行,羅馬奧林匹克體育場坐落在城市的北部。
足球運動不但是羅馬市內最受歡迎的體育活動,羅馬亦是義大利國內足球氣氛最濃厚的城市之一,主要的原因是羅馬有兩家馳騁義大利和國際賽場的足球俱樂部——羅馬足球俱樂部(1927年)和拉齊奧足球俱樂部(1900年),兩支球隊共享可以容納85000名觀眾的羅馬奧林匹克體育場作為主場,是義大利入座人數第二大的足球場(僅次於米蘭的聖西路球場),曾經舉辦過世界田徑錦標賽、歐洲國家盃、世界盃足球賽決賽及歐洲聯賽冠軍盃決賽等重要體育賽事。
羅馬足球俱樂部是3次義大利足球甲級聯賽冠軍(1941/1942年,1982/1983年,2000/2001年)、8次義大利杯冠軍(1963/1964年,1968/1969年,1979/1980年,1980/1981年,1983/1984年,1985/1986年,1990/1991年,2006/2007年)、1次歐洲聯盟杯冠軍(1960/1961年)和1次義大利超級盃冠軍(2000/2001年)。拉齊奧足球俱樂部是2次義大利足球甲級聯賽冠軍(1973/1974年,1999/2000年)、4次義大利杯冠軍(1958/1959年,1997/1998年,1999/2000年,2003/2004年)、2次義大利超級盃冠軍(1997/1998年,1999/2000年)、1次歐洲超級盃(1999年)和1次歐洲優勝者杯冠軍(1998/1999年)。兩支球隊現時屬於義大利足球甲級聯賽的主要競爭對手,他們在意甲聯賽的同場競技被稱為「羅馬市德比」,已經成為每年義大利球壇最精彩的足球比賽之一。兩支球隊曾培養了多名著名義大利國腳,包括保羅·迪卡尼奧、弗朗切斯科·托蒂、亞歷山德羅·內斯塔、安傑洛·迪利維奧及安傑洛·佩魯齊等。
雖然橄欖球在羅馬市的受歡迎程度不及足球運動,但仍然被廣泛接受,主要原因是義大利國家橄欖球隊的主場設於羅馬市的Stadio Flaminio,自2000年開始成為義大利隊參加六國橄欖球錦標賽(Six Nations Championship)的主場館,可惜至今從未成功奪標。市內的地區橄欖球俱樂部包括Unione Rugby Capitolina、Rugby Roma及S.S. Lazio。
飲食
羅馬的飲食文化具有相當的多樣性,從世界頂尖水平的廚藝,到典型的羅馬餐飲,有猶太人的貝殼水產、拉齊奧的特產和美味的魚宴。羅馬餐桌上最典型的菜餚有「coda alla vaccinara」(浸在葡萄酒中的牛尾巴肉,用西紅柿和辣椒燉)、「pajata」(小牛腸配西紅柿醬)、「abbacchio alla scottadito」(牛奶燒小羊肋排)和「trippa alla romana」(牛肚配西紅柿薄荷醬),都是羅馬的特色。此外還有「Supplì al Telefono」(奶酪炸凍丸子),莫薩里拉乾酪丸子,西葫蘆花,烤白麵包片配大蒜、橄欖油或西紅柿,大蒜和薄荷蒸嫩朝鮮薊,還有猶太式的鱈魚片「Baccal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